2)第16章 圣旨赐封皇嫡长孙_大明:开局被弃,永乐求我称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是在想如何下笔。

  纪纲是心思玲珑之人,岂会不知皇爷想要干什么?

  得知了那个少年的真实身份,哪怕还没完全查清楚,也该下旨赐封了。

  皇爷,会赐封那个少年什么名分呢?

  是仅仅只恢复长孙之名,还是恢复......那个最尊贵的称号,皇嫡长孙?

  别看这两种只是差了两个字,可情况却是天壤之别,甚至能影响整个大明天下。

  倘若只是长孙,那便不是什么大事。

  倘若赐封皇嫡长孙,那就代表太子的位置坐稳了,汉王朱高煦该滚去云南就藩了,而朱辰,也将会在太子薨后,成为皇位最顺的继承人!

  还未成人,便先预定了皇位,这是怎样的殊荣,这是怎样的荣耀加身?

  历朝历代,又有哪个皇孙能做到这一步?

  而且,一旦赐封皇嫡长孙,太子摇摇欲坠的位置,也会沾他儿子的光,东宫之位,从此固若金汤!

  倘若真是如此,纪纲要提前对太子表示一些好感。

  此刻,皇爷的决定很关键,见到皇爷迟迟不下笔,纪纲的心仿佛都在跟着颤抖,激动,紧张。

  沉吟良久,朱棣挥笔在圣旨上大书。

  欠了孙子的,做爷爷的总不能耍赖,要还回去的。

  :太孙朱瞻基,于靖难之时失踪,十一年流落民间,幸得苍天庇佑,将其归还于皇家,朱瞻基品行端正,智勇超群,今奉告祖宗,奉告满朝文武,奉告大明天下,赐封朱瞻基为大明皇嫡长孙,享皇家仪仗!

  朱棣的字,谈不上多好,但却锋利有劲,如同一把把剑倒竖着,锋芒毕露。

  朱棣平常也会用白话圣旨,但遇此大事,自当慎重。

  等圣旨写好之后,朱棣放下笔,纪纲便耐不住心中好奇:“敢问皇爷,您给太孙的名号……”

  朱棣洒然一笑:“苦了他十一年,给个皇嫡长孙不为过。”

  皇嫡长孙!

  纪纲神情一颤,心中震撼,果不其然与他想的一样。

  “皇爷,那我去传旨?顺便把太子一家接回皇宫?”纪纲连忙询问道。

  一旦册立皇嫡长孙,繁琐的程序有很多,首先太子作为太孙的爹,是肯定要回宫住的。

  朱棣倚靠在案几上,刚想点头,让纪纲去办,可转眼又想了想,摇头道:“路都还没铺好,把那小子卷入这个朝堂干什么?你以为朝堂真是表面那么平静?”

  “这个朝堂,汹涌得很啊。”

  朱棣眯了眯眼,那模样比老虎更可怕。

  刚才朱棣也想过了,倘若直接宣布太孙身份,那大明朝堂又将波谲云诡,好不容易理清的朝局又要乱套,还可能出现党争。

  那小子现在羽翼未丰,扛得住么?

  而自己又常年御驾亲征在外,倘若自己不在应天,他该如何应对?靠他爹那个草包吗?

  太子丢过他一次,朱棣就不会放心再将太孙交给他第二次。

  这一次,太孙重生,他这个做爷爷的,要亲自守护!

  念及于此,朱棣沉声道:“此事暂且秘而不宣,你给那老头一家在应天买个院子,每月给他们吃喝用度的银子,让他们就此留在应天吧。”

  此事牵扯甚大,那老头必须要妥善保管,否则他若是泄露出去,大明朝堂不得安宁。

  “是。”纪纲点头。

  朱棣望着自己刚刚写好的圣旨,将其又卷了起来,喃喃道:“太孙,这封圣旨爷爷提前替你写好了,这个位置迟早都是你的,爷爷会寻一个合适的机会,将它公之于众,将它布告天下的……”

  朱棣喃喃着,就要将圣旨给藏起来。

  可就在此时,尚书房外,却忽然电闪雷鸣了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s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