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53章 将李朝培养成大明马场_大明:开局被弃,永乐求我称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千古史册的。

  就算是在五千年帝王中,他永乐也是最出名的那几个。

  只是,帝王也有寂寞时。

  朱棣神色又平静下来,望着这一江河畔:“风光的背后,是英雄寂寞,永乐皇帝也曾站在这,望着那座巍峨的紫禁城,说自己以后就是万古不易的贼了。”

  “知道皇上为什么那么迫切的迁都吗?”

  朱棣看向孙子。

  朱辰想了想,摇头。

  朱棣感慨一声:“应天虽好,可终究不是我们的家啊。”

  孩子,我们的家在北平,在顺天。

  南惊,终究是建文的地盘,你爷爷住着不自在。

  朱辰明白了。

  朱棣笑道:“燕王长在北平,想回到北平,死了也埋在那,替咱大明守着长城,守着咱大明的疆土,防止蒙古害人。”

  “所以啊,臭小子,皇上得感谢你啊。”

  “顺天缺钱,你给他补齐了,直接就解了燃眉之急,这次之后,你要什么赏赐,爷爷替你找皇上要。”

  朱辰哑然失笑:“赏赐就不用了,这是应该的,只是永乐大帝不愧一代雄主,哪怕死都想守护这篇疆土啊。”

  朱棣叉着腰,哈哈大笑:“那当然,这疆土可都是咱大明的。”

  “日月所照,皆为明土,这话可不是白说的。”

  朱辰内心对此十分认同。

  他咧嘴一笑,趁此机会:“老爷子,这些使臣都来了,那不妨趁此给他们立个规矩。”

  朱棣诧异:“什么规矩?”

  朱辰道:“这些番邦使国,其实都是些狼子野心,我们大明强大了,他们就会依附于我们,可我们要是弱小了,第一个扑上来的,就是他们。”

  “现在,我们的朝贡体系,仍旧是加倍还于别人,虽然大国威仪是彰显了,面子有了,可李朝,东瀛这些,一旦有了钱,就会生出野心来。”

  “我的意思,是他们朝贡的东西,必须要比我们的回礼更多。”

  朱棣欣赏的看了朱辰一眼:“你分析得没错。”

  永乐大帝何许人也,他岂会看不明白,这些附属国是因为大明强大,才会攀附的。

  但朱辰能说出这番见解,足以可见他对政治的了解足够透彻。

  朱棣不由笑了:“那你倒是说说,你打算怎么办?”

  他想考考孙儿。

  朱辰咧嘴一笑,就等您这句话了。

  朱辰拉着老爷子,直接回了朱府,进了自己的书房。

  将纸张铺开,朱辰唰唰下笔。

  很快,一份冗长的礼单就出来了,比今天李朝递上来的礼单还要长四倍有余。

  “李朝进贡大明,一岁一贡,逢年过节贡,每年不得低于一百匹种马,黄金千两,白银五千两,水牛角两百对,豹皮四百张,鹿皮五百张,顺刀两千口,苏木十石……”

  “棉布五百匹,军马一千匹……”

  朱辰将礼单列得老长。

  然后,递给了朱棣。

  朱棣看了第一眼,顿时微微一震。

  “好小子,你这是打算将李朝培养成咱们大明的马场啊。”

  朱棣对这些番邦虽然都采取怀柔政策,但实际上看他们也不顺眼。

  而今天,孙儿这份礼单,却让朱棣大开眼界了。

  孙儿的胆魄,比他还大。

  朱辰的想法,比他还敢想!

  一百匹种马,区别于普通的军马,要李朝拿出来,这岂不是将李朝培养成大明的马场了?

  另外岁贡一千匹军马,那就更不得了了。

  有了这个源源不断的马场,大明就能组建更多的骑兵,迅速扩建三千营啊!

  朱辰咧嘴一笑:“老爷子,怎么样?干不干?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s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