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09章 孙传庭兵发黑山,李鸿基卧底塞外_陛下因何造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遭到了蒙古骑兵来袭,当时的流民军穷困潦倒,处在生死边缘,却爆发出了最后的力量,竟然抵住了数百蒙古轻骑进攻,杀得蒙古骑兵落荒而逃。

  这数百骑兵只是鄂尔多斯部的一个小部落,非常穷,战斗力也非常弱,连箭矢都是骨头制作的,自然不是数万流民军的对手。不过此战造成的影响却很大。鄂尔多斯部紧急动员,两万骑兵集结,要把入侵的明人驱赶走。

  以当时流民军的情况,自然不是两万蒙古骑兵的对手。好在流民军统帅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高瞻远瞩,主动派人和鄂尔多斯部接触,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份,告诉蒙古人此来不是和蒙古人为敌,而是被迫前来草原,想寻找一块安身之地。

  弄清楚了流民军的身份以后,鄂尔多斯部也很狐疑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这支汉人流民军数量众多,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样子,若是大战起来的话,鄂尔多斯部也会损失惨重。而且当时林丹汗率领察哈尔部西来,有占据阴山以南草原的企图,鄂尔多斯部需要联合喀喇沁部共同对付西来的林丹汗,也没有精力对付流民军。

  所以经过反复协商以后,鄂尔多斯部同意流民军待在黄河北岸的黑山地区屯耕,但以后流民军要每年给鄂尔多斯部进贡粮食蔬菜等等,等于是把流民军当成了附属部落。

  为了在蒙古境内待下来,王嘉胤高迎祥等人答应了蒙古人,这才得以在黑山安身。

  在黑山三年来,王嘉胤高迎祥带着流民们开垦田地,种植粮食各种作物,以粮食蔬菜向蒙古牧民换取牛羊皮毛,艰难的生存了下来,过的甚至比大明要好得多。

  毕竟河套地区土地肥沃,又没有官府横征暴敛,在这里生活却是要比大明容易的多。

  然而毕竟是在蒙古人地盘生活,鄂尔多斯部实力微弱对付不了流民军,不愿对流民军动手。而西来的察哈尔部却实力强大,控弦之士数万,卧榻之侧自然不容他人酣睡。

  林丹汗先是派骑兵前来征讨,后又亲自率大军前来进攻。王嘉胤高迎祥率部退守黑山,靠着地势艰难抵抗着蒙古骑兵,死伤惨重之余,也给了蒙古人极大杀伤。

  多次讨伐流民军未果,又有归化城的汉人白莲教首领徐鸿民从中说合,林丹汗勉强同意流民军留在黑山,但每年要给察哈尔部上贡一万石粮食。

  为了生存,王嘉胤高迎祥等人咬牙答应了下来。实在是形势比人强,以流民军的实力,根本不是察哈尔部的对手。就这样,数万流民军在黑山地区艰难的生活了下来,日子过的渐有起色。

  当然其间也有人忍受不了塞外苦寒,而各种消息不断从大明传来,说是皇帝在陕北老家处置了地主士绅,给贫苦百姓都分田分地,陕北人日子过的越来愈好。毕竟故土难离,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s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